首页
盈盈彩app下载介绍
产品展示
新闻动态
栏目分类

新闻动态

你的位置:盈盈彩app下载 > 新闻动态 > 1947年通信员传错一个字,反而保住了指挥部,这是怎么回事?

1947年通信员传错一个字,反而保住了指挥部,这是怎么回事?

发布日期:2025-05-22 08:29    点击次数:166

旅长戴下令来,全连马上放下训练,前往黄叶岭!咱们要在那儿给敌人来个措手不及。

听到通讯员迅速送来的情报,刘伯承将军麾下的警卫连立马奔向黄叶岭,投入到了一场艰难的战斗中。

没想到,一到黄叶岭,他们就撞上了国民党第十一师的部队,正打算偷袭我们军队的指挥中心。看到这帮敌人,江定坤挺吃惊的,因为之前他们压根没收到国民党会来这里偷袭的消息。这时,他心里暗暗佩服旅长戴润生的料事如神。

两边很快就打了起来,战斗挺激烈。打了一阵子,国民党军打不过我军战士,只能急急忙忙逃跑。说起来,江定坤连长可是立了个大功。

成功抵挡住敌人的猛攻,守住了指挥部,本该是件让人欢喜的事儿。可当旅长戴润生听到这场战斗的报告后,却惊讶得说不出话来,连连摇头叹道:“不对,全都不对啊!赶紧把通信员给我找来!”

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,戴润生为什么会讲出这样的话呢?

1947年的时候,解放战争打得挺激烈,到了6月份,咱们队伍在战场上总共干掉了国民党军112万人,还抓了202个旅级以上的大官。国民党那边呢,总人数掉到了370多万,虽说他们还有248个旅的名头,但人数少了很多,很多都是残兵败将重新组的队,这样一来,国民党的实力就大不如前了。

这可把自认为“掌控全局”的蒋介石急坏了,现在战场上的境况对他们来说真的挺糟糕的,所以蒋介石不得不琢磨着用点不一样的打法。

他让白崇禧他们,集合了五个省的军队,像扫地一样到处找我军,还使劲儿“围堵”。国民党这一下子变的打法,让我军有点措手不及,只能一边躲着他们的搜捕,一边还得加固防御工事,管好解放区,免得有人趁机捣乱,偷偷进来打听消息。

在那个紧要关头,刘伯承和邓小平在八月份带着三支部队,毅然踏上了挺进大别山的艰难征程。

在大别山里面,他们建了个指挥中心,带着战士们一起搞建设。蒋介石心里明白,这股藏在国民党地盘深处的力量,随时都可能变成颗“大炸弹”。所以,他立马下令,不管付出多大代价,都要把刘伯承藏在山里的指挥中心给端了。

国民党部队立刻分成好几队,从四面八方往我们军队的核心区域挺进,想从里面瓦解我们这支如铁打般的队伍。

正好这时候,刘伯承要去淮西建个新基地,一边跟敌人对着干,一边还得确保他的安全,这事儿太重要了。

邓小平把照顾刘伯承的重要任务交给了纵队司令员杨勇,杨勇一接到这个任务,心里就明白,自己责任重大。

一路上,杨勇全神贯注,小心翼翼地检查路过的每个村子、碰到的人,同时迅速探听敌人的动静,生怕暴露了队伍的位置。

这一路上走得不容易,好几次还直接跟敌人撞上了,好在最后还是按时赶到了目的地。

可就在这时,他碰到了一个新难题。他无意间听到消息,说国民党的第十一师也要往北向店那边去,打算攻打咱们的司令部。

现在形势特别危急,要是国民党军队先赶到北向店那边,他们占了先机,我们司令部的安全可就大大不妙了。杨勇只好赶紧召集大家开会,商量应对的办法。

大家商量了一番后,决定先换个地方扎营,找个好地势,好对付即将到来的敌人。

现在敌军大队人马压境,我军处境挺棘手,不论是装备、人数还是火力,都明显处于下风,这让刘伯承和杨勇心里都有点犯嘀咕。万一挡不住敌人,司令部可能就得栽在这儿,大别山上的邓小平根据地就会陷入孤立状态,到时候再想挡住国民党军队,那可真是比登天还难。

杨勇挑好地方扎好临时营地后,刘伯承就派了几个人去探探敌人的底细。可这回国民党特别小心,这几个探子啥也没探到,反而被敌人发现了。还好,其中有个人机灵地跑了回来,把一路上的情况跟刘伯承讲了讲。

“他们早就筹划好了,现在已经拉来了两队人马,打算从两边包围我们,现在形势非常紧迫。”那个逃回来的参谋急急忙忙地报告。

有两个不同的选择啊?这可让我有点为难了。

杨勇对着地图琢磨了好大一会儿,心里盘算了好久,最后给出了一个命令。他把二旅旅长戴润生叫到了身边,用手在地图上指了指说:“现在能用的兵力不多了,你得赶紧带队伍去这个地方,不管付出多大代价,都得拦住敌人的攻势,好让指挥部有时间撤退。”

戴润生瞅瞅杨勇指的那罗陈店和北向店的地方,点头答应:“一定搞定!”

他说话底气十足,看上去信心满满,但心里有多焦虑,或许只有他自己清楚。毕竟,他们即将迎战的是国民党强大的整编十一师,而我方兵力顶多就两个团,这要怎么跟国民党十一师的大部队抗衡呢?

因为戴润生在硬件设备上拼不过国民党,所以他只能从别的地方想办法,像是利用他们先占领的有利地形,专门攻打国民党的软肋,或者变换战斗策略,慢慢削弱国民党的战斗力。

只要咱们用对了方法,他们赢的机会就很渺茫。

戴润生心里有了主意,马上喊道:“第四团、第八团的兄弟们,先别练了,赶紧奔罗陈店和北向店去,拦住那些想攻过来的敌人!”

“对!”

第四团和第八团立马就奔赴那两个地点去阻拦敌人了。

戴润生在营地盯着地图瞅了好久,老觉得哪儿不对劲,他比划来比划去,还跟参谋讨论了一番,但最终还是没找到问题所在。

有人打趣地跟他说:“我看你啊,就是这几天忙得太狠,想太多啦,现在没有活儿干,赶紧趁机歇会儿吧。”

但戴润生摆了摆手,眉头拧成了一团,想了一会儿,然后把通信员叫了过来,一脸担忧地说:“不行,你赶紧告诉警卫连,让他们追上前面的队伍,赶到黄衣岭去埋伏敌人,给敌人来个突然袭击。”

他心里其实没底,慌得很,所以就临时决定派警卫连去帮忙。现在部队已经走了一段时间,咱们能做的就是守在黄衣岭,挡住敌人,给别的部队打掩护。

戴润生觉得,这个计划虽说不能保证一定成功,但能大大提高我们赢的机会,最起码能让敌人进攻的速度慢下来,给我们争取点撤退的时间。

不过,可能是因为太紧张了,或者是口音的关系,那位通信员在听通知时,居然把“黄衣岭”给听岔了,听成了“黄叶岭”,就这一个字的差别,可两个地方远着呢。

警卫连里有人心里犯嘀咕,黄叶岭那地儿向来风平浪静的,咋突然就让我们去那儿防备呢?是不是有啥新动静啊?

不过因为那是首长的指示,他们当然不敢有怨言,于是赶紧集合队伍,急匆匆地向黄叶岭进发。

尽管黄叶岭离得有点远,但警卫连的兄弟们平时训练有素,个个都是部队里的佼佼者,行动起来特别灵活。他们马不停蹄地赶路,没多久就赶到了黄叶岭,找了个好位置埋伏好。

长江定坤此刻心里直犯嘀咕,他完全摸不清即将迎战的是啥样的对手。不过,他还是迅速安排好了防守,派侦察兵不停地盯着四周,随时打算冲出去干一架。

过了好一阵子,江定坤隐隐约约听见远处传来枪炮的响声,不清楚是哪个方向在开战,可这边还是连个人影都瞧不见。正当他琢磨着是不是自己听岔了命令时,猛然间,一支配备了几辆重型武器的部队从远方缓缓逼近。

江定坤仔细一瞧,原来是国民党的兵马到了。

他轻轻做了个动作,示意全军士兵整装待发。等国民党军队走到半路上,他猛地一挥手,警卫连就像离弦的箭一样,飞快地向敌军冲去。

江定坤一回身,立刻投身到了激烈的战斗中。

打着打着,江定坤觉得情况有点奇怪。他们碰上的国民党军队,虽然排得整整齐齐,装备也挺精良,但迎战起来却手忙脚乱,明显是没料到会有人突然袭击他们。

江定坤心里咯噔一下,有点犯嘀咕,可战斗眼看就要打响,他顾不上多想,抄起枪就跟敌人拼上了命。

不过,就算骆驼瘦了,也比马强壮,他们手里的装备到底还是更厉害些,因此攻打他们并不容易,两边就这么一直对峙着,谁也没占到便宜。

正当江定坤琢磨着怎么攻打时,第四团听到声音,立刻赶了过来,给他们送来了大帮手。

最后,警卫连用很小的代价赢得了胜利,江定坤迅速检查完战场情况,就马上带着抢来的东西回去交差了。

司令部安然无恙,我们还把敌人给打败了,这本该是件值得高兴的大事,好多人都想着要领赏了呢。江定坤回来的时候,满脸春风,心里头那叫一个得意。

戴润生得知这事后,愣了一下,有点无奈又带笑地说:“搞错了,全搅和一块儿了!我本意是让你们去黄衣岭,不是黄叶岭啊。”

江定坤一听这话,心里也犯起了嘀咕,他纳闷地问:“难道我们得到的情报不是说的黄叶岭吗?”

戴润生恍然大悟,原来是通信员在传话时不小心听岔了,害得警卫连跑错了方向。他立马把通信员叫来,好好训了一顿。虽说这次没惹出大麻烦,但这种要命的差错,还是能少犯就少犯,毕竟好运不是回回都跟着咱们的。

等通讯员无精打采地走掉后,江定坤这才逮着机会,把心里另一个疑惑问了出来:“要是通讯员传话传错了,那这些人到底是打哪儿冒出来的呢?”

戴润生咧嘴一笑,说道:“虽然命令搞错了,但你这也算是歪打正着,立了个大功嘛。”

戴润生刚一回来就听到了新消息,原来在他回来前,审讯人员已经盘问过俘虏了,从那些被抓的士兵嘴里,他们探听到了国民党的全盘打算。

黄衣岭是去司令部的唯一道路,想要攻打司令部,就必须走这条路,可国民党军队怕走这儿会中了我军的埋伏,所以临时改了主意,绕远路从黄叶岭过去了。

由于这个计划是他们临时起意的,我军根本没办法提前知道,所以在行进时大家就没那么紧张,完全没察觉到,自己已悄悄踏入了我军设下的陷阱里。

之后我军出其不意地发动了攻击,他们根本抵挡不住,连调整炮车方向的时间都没有,最终被我军打得落花流水。

杨永和刘伯承听了这事儿后,都忍不住笑了起来:“这次可真是巧了,不过战场上的事儿关系到大局,一点都马虎不得,以后这样的错误可千万要避免啊!”

教育过通信员后,刘伯承转而表扬了江定坤他们,想着虽然他们执行了错命令,但他们的功劳还是很大的,不能忽视。